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 一系列信号传递开放决心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下称《决定》),用“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”“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”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”等表述明确了我国下一阶段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方向。《决定》还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。
多位专家表示,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在开放和改革的相互促进中,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,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。
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
在开放部分,《决定》首先明确“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”,提出“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”。
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表示,改革开放40多年,中国从参与世界经济分工,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,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之路。历史经验证明,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,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。
对于接下来的开放方向,《决定》指出,坚持以开放促改革,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
张晓涛表示,改革与开放是一体两面、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关系。“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改革,开放对改革的促进与深化作用已经从最初的‘摸着石头过河’倒逼机制,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线,加强顶层设计、总体谋划、主动变革,实现开放和改革更好地良性互动,塑造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。”
此次开放部署对制度型开放着墨颇多。《决定》提出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并从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扩大自主开放等方面进行安排。
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,扩大制度型开放,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意味着高水平开放程度日益提升,将推进国内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迈进。而扩大自主开放,有序扩大商品市场以及服务市场、资本市场、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,意味着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展,同样可以推进国内改革向更广领域拓展。
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开放提到了深化外贸、外资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。其中,对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,《决定》从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、金融、产业政策协同,创新发展数字贸易,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面作出安排。
张晓涛认为,这些部署既强调制度创新,又注重开放的全面性,有对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趋势的关注,也有建设传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支持传统贸易的举措;同时统筹发展与安全,提出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,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和贸易救济制度,体现了外贸领域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。
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,《决定》提出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;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、医疗、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;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等举措。
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表示,全会围绕外商投资的促进、准入、保护、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,重点是继续破解不利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经营的各类障碍,实现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,解决外资企业关注的问题和困难。
中国银行研究院《宏观观察》称,全会提出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,有利于提高涉外投资效率与安全性,推动“走出去”与产品、技术、标准、服务出口协同联动发展。
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
全会还对“优化区域开放布局”和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‘一带一路’机制”作出安排。《决定》提出,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,继续实施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行动计划,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“小而美”民生项目等举措。
张菲表示,这是从国内和国际两种视角,根据国内开放区域不同优势特点和发展定位,根据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不同的资源禀赋,及其参与高质量共建的意愿等综合要素,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,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。
高凌云认为,在开放布局上的这些安排,体现了内外联动、相辅相成,对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形成国际合作新优势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高凌云同时表示,总体来看,全会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度确定性和连贯性,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更多开放红利的决心与担当。展望未来,中国的开放将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世界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。(记者 王文博 实习生 周润楷)
(原标题: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 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 一系列信号传递开放决心)